前言宫颈癌是全球第四大常见癌症,也是导致全球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原因。对于早期宫颈癌,目前的临床指南推荐根治性子宫切除术(RH)作为标准治疗。微创手术(MIS)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许多优势,一直是RH的主要术式。然而年的一项III期随机对照试验(LACC)结果显示,在早期宫颈癌患者中,MISRH与开腹RH相比疾病复发率和死亡率更高。研究者认为,术中使用举宫器会加剧肿瘤播散,这可能是MISRH患者生存率较低的原因之一。肿瘤播散的风险与RH时的宫颈肿瘤大小可能有关,术前宫颈锥切术可能通过减小肿瘤大小从而降低RH手术期间肿瘤播散的风险,因此该研究主要目的是确认RH之前的宫颈锥切术是否对淋巴结阴性、切缘阴性、宫旁阴性的早期宫颈癌的生存结局具有保护作用,手术路径分为MIS与开腹。方医院和三星医疗中心纳入了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,分为锥切组(n=)和对照组(n=)。针对组织学(鳞癌vs非鳞癌)、淋巴血管间隙侵犯(是vs否)、宫颈肿瘤大小和手术方式(开腹vsMIS)进行1:1配对,比较其生存结果。入组标准:年FIGOIB1期患者;鳞状细胞癌、普通型腺癌或腺鳞癌;年7月至年6月期间接受RH,没有任何病理性高危因素(淋巴结受累、切缘或宫旁受累)。排除标准为:(1)RH前接受化疗或放疗(RT);(2)接受宫颈息肉切除术或切除活检,而不是宫颈锥切术;(3)接受术前宫颈锥切术,但锥切标本上缺少浸润性癌组织(如宫颈炎、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原位癌)证据或无准确的肿瘤大小(由于分裂成小块等原因);(4)无复发,但在RH后3个月内失去随访。结果
1.在符合研究标准的例患者中,例(24.9%)接受了术前宫颈锥切术(锥切组),名(75.1%)未进行术前宫颈锥切术(对照组)。在手术路径上,分别有名(42.6%)患者接受了开腹RH,名(57.4%)患者接受了MISRH。
图1:研究设计流程图
2.总体而言,匹配后(锥切组例和对照组例)两组的年龄、组织学类型、初始宫颈肿瘤大小相似(平均31.8mmvs29.7mm;P=0.),但是与对照组相比,锥切组子宫标本上的肿瘤平均体积较小(15.4mmvs29.7mm;P0.)。匹配后的锥切组和对照组之间,未行淋巴结切除、仅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、盆腔+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以及手术路径、LVSI和辅助治疗的患者比例没有明显差异。锥切组的无病生存率(DFS)明显优于对照组(3年DFS率,94.2%vs86.3%;P=0.),但总生存期(OS)相似(图2A、B)。调整初始宫颈肿瘤大小和手术路径(开腹/MIS)的多变量分析确定术前宫颈锥切术是DFS的独立有利预后因素(aHR,0.;95%CI,0.-0.;P=0.)。关于复发模式,锥切组的盆腔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(4.9%vs.11.8%;P=0.),但淋巴结、腹腔、和远处复发率相似。在锥切组内,接受开腹RH(n=48)和接受MISRH(n=96)的DFS相似(P=0.)和OS(P=0.)。相比之下,在对照组中,MISRH患者(n=)的DFS明显低于开腹RH(n=43)(3年DFS率,82.7%对95.1%;P=0.),但OS相似(P=0.)(图2C、D)。图2:总体的生存结局比较(AB);根据是否锥切和手术路径分层分析比较生存结局(CD)
3.在开腹RH患者中(锥切组48例,对照组48例),锥切组和对照组之间的DFS没有差异(P=0.),OS无差异(P=0.)(图3A、B),复发模式相似。
4.在MISRH配对的患者(锥切组96例,对照组96例)中,尽管锥切组和对照组的初始宫颈肿瘤大小相似(平均值29.0mmvs29.1mm;P=0.),但锥切组子宫标本上的肿瘤体积较小(平均值13.6mmvs29.1mm;P0.),锥切组患者的辅助治疗频率低于对照组(10.4vs25.0%;P=0.)。在57.9个月的中位观察期内,锥切组的DFS明显优于对照组(3年DFS率,95.7%vs82.9%;P=0.),但OS相似(P=0.)(图3C、D)。根据调整初始肿瘤大小(≤2cmvs2cm)和辅助治疗(是vs否)的多变量分析后确定术前宫颈锥切术是DFS的独立有利预后因素(aHR,0.;95%CI,0.–0.;P=0.)。锥切组盆腔复发率显著降低(5.2%vs.14.6%;P=0.);淋巴结(P=0.)、腹腔(P=0.)和远处复发率(P=0.)没有差异。图3:配对分析开腹RH/MISRH术前宫颈锥切对于生存结局的影响结论1.MISRH之前的宫颈锥切术可降低早期宫颈癌患者的疾病复发率。2.RH前宫颈锥切术可能是通过直接缩小宫颈肿瘤体积从而降低RH期间肿瘤播散的风险,对早期宫颈癌患者DFS产生有利影响,该研究结果有待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。
参考文献:
KimSI,ChoiBR,KimHS,etal.Cervicalconizationbeforeprimaryradicalhysterectomyhasaprotectiveeffectondiseaserecurrenceinearlycervicalcancer:Atwo-centermatchedcohortstudyaccordingtosurgicalapproach.GynecolOncol.Dec27:S0-(21)-7.doi:10.6/j.ygyno..12..Epubaheadofprint.PMID:.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