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院用重拳了。
今年年初,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全系统电视电话会议并印发通知,要求全系统主动作为、落实责任,开展医院被冒牌问题,逐一核查在名称中使用“协和”医院字号的营利性医疗机构。随后,各地监管机构纷纷行动。
截止10月,企查查专业版数据显示,今年带有“协和”字样的企业注销增速已经达到了去年的10倍,目前相关医疗机构只剩55家。要知道,年新华社调研时,该数据还为多家。
(十年来,带有“医院”名称企业的注销趋势图片来源:企查查专业版)
从历史的沿革看,在国家放开医疗市场的这二十多年里,我国医院为了能够顺利吸引到患者就医,在医院名称上冠以“协和”“人民”“同济”等字样,让无数患者误认为是真“协和”医院。而事实的真相是,市场上上千家“医院”,医院有关联的,只有北京、武汉、福建3家。
医院“傍名牌”,吃亏的往往是民众。新华社的报道显示,年,一位患者在备孕期间到定州医院检查,医生告知其有宫颈息肉需要切除,否则不能怀孕,且承诺手术不用麻药。在手术进行中,医生以大出血为由“诱导”患者进行麻醉,患者因疼痛难忍只能接受,最后手术费用为元。
医院,宫颈息肉、静脉麻醉加术前检查,费用一般为元左右,定州医院医院贵6倍,且宫颈息肉切除术出现大出血“可能性极小”。在这起事件里,定州医院在门诊大厅高调标识自己为“医院”,其与北京协和皆为“协和系”,并在醒目位置标注“相信品牌的力量”。这使得该患者到院就诊时,误以为自己是到了拥有强大医疗资源的“协和”医院。
也就是说,这位患者被“假协和”给忽悠了,不仅多花了冤枉钱,还造成了更大的伤害。正是鉴于以上“傍名牌”医院导致的市场乱象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决定“亲自出山”治理。而这,医院大环境带来了重要的改变。
真假“协和”背后,医院的获客困境
拥有百年历史的北京医院,在国内甚至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名,且常年位于第三医院榜单的榜首。也因此,“协和”二字对于行业里的从业者和患者来说无疑是“权威医疗服务机构”的代名词。
于是,医院为了招揽更多患者,便以“协和”命名来提高自己的权威性。通过企查查搜索“协和”二字,映入眼帘的就有邢台医院、赤峰新医院、来宾医院有限公司、莆田医院有限公司等。
为了“以假乱真”,在具体宣传上,“假协和”们多宣称与北京医院有隶属关系或技术协作关系,自称是“医院××分院”、属于“协和医疗集团”、“北京医院连锁医院”。
“医院医院的坐诊医生是北京医院的退休医生,或称北京医院专家是自己的远程会诊专家,又或者称经常请北京医院专家来坐诊。”长期